中药材种植网
中药材种植网
 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中药百科

种植黄芪的前景分析 黄芪的栽培技术要点

2021-05-22 中药百科 用户投稿

黄芪,又名绵芪。多年生草本,高50-100厘米。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,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、保肝、利尿、抗衰老、抗应激、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。但表实邪盛,气滞湿阻,食积停滞,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,以及阴虚阳亢者,均须禁服。下面我们主要介绍的是:种植黄芪的前景分析 黄芪的栽培技术要点。

 

一、品种介绍与前景分析
 黄芪别名绵芪、北芪、口芪、晋芪等,为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。黄芪荚果无毛,花期6—7月,果期7—9月。黄芪主根肥厚,木质,呈圆柱形,长30~90厘米、直径1.0~3.5厘米。根表面棕褐色、有不整齊的纵纹或纵沟。黄芪喜凉爽气候,常生于林缘、灌丛或疏林下,亦见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。它适应性较强,我国南北方都能种植。主要产于我国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、黑龙江等地。
 黄芪为常用、大宗滋补的中药材之一,以根入药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、保肝、利尿、抗衰老、抗应激、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。在中医上,应用黄芪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,《神农本草经》《本草纲目》等对其均有记载。黄芪是目前中医临床处方和中成药用量很大的中药之一,俗有“十药八芪”之称,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、食少便溏、慢性肾炎等症。黄芪又是重要的保健食品,经测定,黄芪含有活性较强的黄酮类、多糖类、氨基酸、微量元素等有效成分。而且黄芪食用方便,可煎汤、煎膏、浸酒、入菜肴等,常食可延年益寿、强身健体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,黄芪多年来购销两旺,并长期出口。因此,种植黄芪前景较好。
二、栽培技术要点
 1.择种处理。种植优质的种子不仅产量高、质量好,而且抗病能力强,病虫害少。宜选择籽粒饱满、褐色、有光泽的种子进行播种。黄芪种子皮质坚实,播后不易发芽。为了提高发芽率,播种前可对黄芪种子进行催芽处理,将种子放入40℃的温水中浸泡12个小时,使种子充分吸收水分,种子捞出后,装入麻袋内催芽后播种。或用沙子擦破种皮,也能加速发芽过程。经过处理的种子发芽快而且出苗整齐。
 2.选地整地。黄芪耐旱、耐寒,怕涝,其主根向下生长,应选择土质深厚、透水性强、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碱性沙质土壤或半沙质土壤为宜,平地或向阳的山坡均可。
 3.施肥翻地。黄芪喜欢肥沃的土壤,播种前每亩施粪肥2500~3000公斤、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。采用撒施法,将肥料均匀撒施地面,用大型机械或小型拖拉机对土地进行深翻30厘米以上,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。然后整平耙细,作成宽1.3~1.8米的畦,使排水畅通。
 4.播种。黄芪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,一般春播于3月中、下旬进行,秋播于10月中、下旬进行。采用条播,产量高,易管理。播种前先将种子和中药材重茬剂搅拌一起,再播种,可提高产量,增强种子抗病能力,减少病虫害。
 5.田间管理。(1)间苗:育苗地一般不间苗,直播地在苗高5~7厘米时间苗,以不拥挤为宜。如遇缺苗,应用小苗带土补栽,亦可重新用催芽籽补苗。(2)中耕除草:在黄芪幼苗期,为了防止土壤板结、幼苗发育不良,应进行松土、除草,以划破地皮为主,以防伤及根部。(3)追肥:黄芪喜肥,在生长中期可追施过磷酸钙50公斤、尿素10公斤,生长中期施肥一次即可,以防窜秧不长根。施肥后浇水,雨季注意排水,防止倒伏与烂根。(4)除花:黄芪开花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。如果不留种子可进行除花,促使根部发育。人工除花不仅费工,而且不易除尽。经实地调查,可喷花蕾抑制剂抑制开花,促进根部发育,除花效果显著而且增产。

三、经济效益分析
 1.成本投入。(1)种子费用:一般每亩地大约需要2.5公斤种子,种子价格为100元/公斤,需要250元。(2)土地租金:每亩600元。(3)肥料费用:一般每亩地需要腐熟农家肥2500~3000公斤、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,每亩需要400元左右。(4)人工费用:浇水、种植、采挖、管理等费用,按每亩500元计算。每亩总成本约1750元。
 2.收入分析。黄芪亩产干品350~400公斤,目前黄芪销售价格是15~26元/公斤,每亩收入可达5250~10400元,除去成本,每亩纯收入为3500~8650元,经济效益十分可观。如果种植户自己留种,效益将更高。
四、采收与加工
 一般春、秋两季均可采收,春季在土壤刚解冻,秋季在叶片枯萎后采收,其中以秋季采挖质量好,霜降后是黄芪最佳采收期,根的干品率高,根部结实,品质好,产量高。采收时注意用工具小心挖取全根,避免碰伤外皮和断根。首先将采挖的根去净泥土,趁鲜切去芦头,修去须根,晒至半干,堆放1~2天;然后摊开晾晒,反复堆晒,直至全干;最后将根理顺直,扎成小捆,即成黄芪药用商品。商品品质以条粗、皱纹少、断面颜色黄白、粉性足、味甘者为佳。
五、种植建议
 一般在实际生产中,可以在黄芪林中间作套种,但黄芪要与所套种的植物保持30~50厘米的距离,以免采收时伤及根部。此外,还可以将黄芪种子与油菜、胡麻或荞麦等种子混在一起播种。由于油菜或胡麻等出苗、生长快,当年采收后,黄芪还可单独生长一段时间,既减少杂草丛生,又提高土地利用率。
 

黄芪的功效:   
 补气固表,利尿托毒,排脓,敛疮生肌。用于气虚乏力,食少便溏,中气下陷,久泻脱肛,便血崩漏,表虚自汗,气虚水肿黄芪圆片,痈疽难溃,久溃不敛,血虚痿黄,内热消渴;慢性肾炎蛋白尿,糖尿病
 黄芪的作用: 
1增强免疫功能
2.对干扰素的作用
3.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应激能力
4.促进机体代谢
5.改善心功能   
6.降压作用
7.保肝作用
8.调节血糖
9.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
10.激素样作用

 黄芪的副作用:   
 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迅速出现“上火”症状,如面红、心烦、睡眠差或失眠、咽痛、血压升高或头晕等,甚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转病势。临床上,一般人经常单独使用黄芪进补或一次性大量进补,那是没病找病或加重疾病的危险行为。使用黄芪进补,一般要由少逐渐增加,边服边观察有无上火的表现或身上原有疾病有无加重或是否出现闷、痛的感觉,一旦有则应停用或配药才能用;如果乏力、多汗或气喘等症状减轻,精神和体力改善而又无上述副作用,可增加用量。更安全的办法则是先用党参,有效而无副作用后再加用或改用黄芪,使用黄芪时采用逐步加量的办法,以身体能耐受而无副作用为度。最安全的办法是配方使用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相关文章

  • 泽泻的栽培技术 泽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

    泽泻又名文且、水泻、鸭舌菜,属泽泻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栽培品种主要有建泽泻与川泽泻两种,全国各地均有种植。福建泽泻主产地闽北,以建瓯市种植面积最大。2005年,建泽泻通过了全国GAP认证,并在建瓯市吉阳镇建立了地道药材生...

  • 三七这么贵,农民种植赚钱吗?我的6年三七农场创建之路

    三七主要产业云南的东南部,历年以来名扬全国内外,有“金不换”之称,同时也被誉为“参中之王、南国神草”美誉,保健价值非常高,那么农民种植三七到底赚不赚钱呢?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:三七这么贵,农民种植赚钱吗?我的6年三七农场...

  • 农民种植白芨,亩收益高达200000元,是骗局还是致富项目?

    白芨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(块根),植株高18-60厘米。主要分布在中国、日本以及缅甸北部。主要花期在春季,但依各地气候之不同,晚冬至夏初都可能开花。因为白芨有很高的药用价值,因此有人喜欢种植白芨,但传说农民种植白芨,亩收益...

  • 白花蛇舌草能治痤疮吗?效果怎么样?

    白花蛇舌草对于清热解毒,美白养容,去除身体湿气,消除身体内水肿都是具有比较好的功效的,比较显著的就是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,对抗病毒,有效地缓解身体内肿瘤的恶化,对于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。所以白花蛇舌...

  • 半夏入药多炮制 半夏的炮制方法

   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,又名地文、水玉,因其味辛辣、麻舌而刺喉,自古以来被列为“有毒之品”。因此,生半夏多外用以治疗疮痈肿毒,严禁内服,如需内服需经炮制。根据半夏炮制方法的不同,可分为清半夏、姜半夏、法半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