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脾止崩补肾气
崩漏是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,发病急,大量出血者为崩;病势缓,出血量少,淋漓不绝者为漏。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,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,崩血量渐少,可能转化为漏,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,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。
准备用具:艾灸盒,艾条,打火机
穴位定位:
【百会】位于头顶正中,后发际正中上7寸处。
【气海】位于前正中线上,当脐下1.5寸。
【关元】位于脐下3寸处。
【血海】位于大腿内侧,髌底内侧端上2寸。
【三阴交】位于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。
【隐白】位于足大趾内侧,趾甲角旁开0.1寸。
【大敦】位于足大祉末节外侧,距趾甲角0.1寸。
【命门】位于第2腰椎与第3腰椎棘突之间。
艾灸方法:
1、点燃艾条一端,放于艾灸盒内。
2、用艾条雀啄炙法炙百会穴10分钟。
3、将艾灸盒放于气海穴、关元穴炙10?15分钟。
4、用艾条温和炙法炙血海穴10分钟。
5、用艾条温和炙法炙三阴交穴10分钟。
6、用艾条温和炙法炙隐白穴10分钟。
7、用艾灸温和炙法炙大敦穴10分钟。
8、将艾灸盒放于命门穴上炙10?15分钟。
【出处】清肝膏,出自《理瀹骈文存济堂药局修和施送方并加药法》【组成】鳖甲1个,用小磨麻油15公斤,浸熬听用。柴胡200克,黄连、龙胆草150克,元参、生地、川芎...
【出处一】蜗牛膏,出自《寿世保元卷五二便闭》【组成】蜗牛3枚。【制法】将蜗牛去壳,捣如泥,加麝香少许。或用田螺亦可。【功效与作用】利尿通便。【适应证】治大小便不...
【来源一】《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六药方》【配方】当归(酒洗)700克,芍药(微炒)400克,生地黄(酒洗)250克,薏仁(糯米炒去粉)、白术(泻者黄土微炒)500...
【来源】《寿世保元卷四补益》【配方】人参、天门冬(去心)、麦门冬(去心)、怀牛膝(去芦用)、甘枸杞子各500克,老鹿茸(燎去毛,截6厘米长,劈2片,水洗净)10...
中药火疗适应症:肩周炎、颈椎病、神经衰弱、失眠多梦、四肢麻木、静脉曲张、腰肌劳损、腰酸背痛、跌打损伤、消肿止痛、风湿、类风湿、脂肪蓄积症、体重超标、脂肪肝肾虚效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