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中益气升血压
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。病情轻微者表现为头晕、头痛、食欲缺乏、疲劳、脸色苍白、消化不良、晕车船等症状。病情严重者表现为直立性眩晕、四肢冷、心悸、呼吸困难等症状。长期低血压会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而诱发其他疾病。中医认为,低血压是由中气下陷、肝肾亏虚等原因造成的。在相关穴位施灸可提升阳气,改善脏腑功能,补中益气,从而改善症状。
重点艾灸穴位:
【具体艾灸疗法】
方法一:隔姜炙
1、取督俞、膈俞、肾俞、脾俞等穴位,将新鲜的老姜切成厚约0.3厘米的姜片,在姜片上扎数个小孔,然后让患者取俯卧位,把姜片放置在要施灸的穴位上。
2、将中艾炷放置在姜片的中央,点燃艾炷施灸。当患者感觉疼痛时,可略抬起姜片旋即放下,反复操作,以缓解疼痛。当艾炷燃尽后更换第二壮。每穴灸5?7壮,每日灸1?2次。
方法二:艾条温和炙
取足三里、三阴交,此两穴可自灸,以便控制温度。取舒适的体位,点燃艾条的一端,火头对准穴位皮肤,距离皮肤3?5厘米高度施灸,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疼痛感为宜。每穴灸15?20分钟,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,每曰灸1?2次。施灸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,以免火头接触皮肤或者艾灰掉落在织物上。
【辅助治疗方】
低血压患者可以在艾灸的同时通过简单的自我按摩来辅助治疗。按摩百会、心俞、素髎、涌泉、神门、风池等穴位,能够促进血液循环,升高血压,改善低血压的症状。按摩疗法要长期坚持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。
【专家叮嘱】
低血压患者应注意饮食搭配,多食用桂圆、莲子、大枣、桑葚等,以健神补脑,强健身体。宜选择富含蛋白质、铁、铜及高胆固醇的食物,如肝类、蛋类、鱼类等。忌食生冷及破气的食物,如萝卜、芹菜、冷饮等。低血压患者平时要多注意锻炼身体以改善体质。
慢性盆腔炎指妇女盆腔器官发生的慢性炎症。本病常在分娩、流产等刺激后发生,有些女性在急性感染后,因为治疗不当,导致慢性盆腔炎的发生。以下腹部持续坠胀疼痛、下腰部酸...
[主治]生精补气。神经衰弱,头昏耳鸣,失眠。[处方]党参2500克蜜炙黄芪2500克[制法]共煎熬三次,去渣取汁,滤清浓汁,加冰糖5000克收膏。[用法]每服9...
和胃健脾,和肠胃,化积滞。【志室】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(4横指宽)处,左右各有一穴。【中脘】位于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在肚脐正上方4寸(6横指宽)处。仰卧,...
【出处】螺泥膏,出自《古今医统大全卷七十一药方》【组成】大田螺200克。【制法】以净水器盛养,待螺吐出泥,澄去上面清水,以底下浓泥入腻粉5克。【功效与作用】利尿...
低血压指血压低于90/60mmHg,一般说的低血压是指血压长期偏低。造成低血压的原因很多,如体质性低血压和起立性低血压等。其主要表现为眩晕、乏力、易疲劳等。严重...